初步统计,2025年前四个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16.34万亿元,比上年同期多3.61万亿元。其中,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9.78万亿元,同比多增3397亿元;对实体经济发放的外币贷款折合人民币减少1098亿元,同比多减2311亿元;委托贷款增加53亿元,同比多增959亿元;信托贷款增加454亿元,同比少增1672亿元;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增加2506亿元,同比多增1494亿元;企业债券净融资7591亿元,同比少4095亿元;政府债券净融资4.85万亿元,同比多3.58万亿元;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1353亿元,同比多404亿元。
在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浪潮中,北京农商银行、天津农商银行、上海农商银行近期通过多维度战略布局,展现出地方金融机构在风险防控、服务实体、创新驱动等领域的差异化竞争力。
在当前金融市场格局中,城市商业银行作为服务地方经济、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,各自展现出独特的发展路径与战略布局。宁波银行、杭州银行、兰州银行近期的一系列动态,不仅反映了城商行在业务创新、服务实体经济以及践行社会责任等方面的积极探索,也为我们观察行业发展趋势提供了典型样本。
在金融市场的动态格局中,工商银行、建设银行、交通银行近期纷纷在不同业务领域发力,其举措不仅反映了各自的战略布局,也映射出银行业在服务实体经济、推动金融创新等方面的积极探索。
近日,中国人民银行、金融监管总局、中国证监会、国家外汇局、广东省人民政府联合印发《关于金融支持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的意见》(以下简称《意见》),从六个维度提出 30 条重点举措,为粤港澳大湾区金融发展注入全新动力,成为撬动区域金融未来的 “超级引擎”。
5月7日下午,中国人民银行召开全系统会议,深入学习贯彻4月25日中央政治局会议精神,全力推进一揽子金融政策加快落地见效。中国人民银行党委书记、行长潘功胜主持会议并讲话。
近年来,我国公募基金行业在服务实体经济与国家战略、促进资本市场改革发展稳定、满足居民财富管理需求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,但也暴露出经营理念有偏差、功能发挥不充分、发展结构不均衡、投资者获得感不强等问题。为推动行业加快实现高质量发展,制定本方案。
为更好发挥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激励作用,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重大战略、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,中国人民银行决定:自2025年5月7日起,下调再贷款利率0.25个百分点。下调后,3个月、6个月和1年期支农支小再贷款利率分别为1.2%、1.4%和1.5%,抵押补充贷款利率为2.0%,专项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利率为1.5%。
为激励引导地方法人金融机构进一步加大对涉农、小微和民营企业的信贷投放,持续做好金融“五篇大文章”,中国人民银行决定增加支农支小再贷款额度3000亿元。
股市稳定关乎经济社会大局、关乎亿万投资者切身利益。当前,我国经济回稳向好的态势不断巩固,各有关方面对外部冲击做了政策应对的充分准备,这不仅为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经济注入更多确定性,也为我国资本市场稳定运行创造了坚实的基础和条件。
金融监管总局局长李云泽5月7日上午在出席国新办举行的介绍“一揽子金融政策支持稳市场稳预期”新闻发布会上说,今年以来,金融监管总局坚决贯彻党中央、国务院决策部署,认真落实4月25日中央政治局会议精神,强化底线思维,加力扩围政策措施,积极应对外部冲击,防风险、强监管、促发展各项工作扎实推进。
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5月7日上午在出席国新办举行的介绍“一揽子金融政策支持稳市场稳预期”新闻发布会上说,今年以来,人民银行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《政府工作报告》部署,实施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,强化逆周期调节,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,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,为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营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。